為深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國務院令第492號,以下簡稱《條例》)《高等學校信息公開辦法》(教育部令第29號,以下簡稱《辦法》)等文件精神,遵照《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19年高校信息公開年度報告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特將福建船政交通職業(yè)學院2018-2019學年校務信息公開工作報告予以公布。報告主要包括信息公開工作概述、校務公開情況、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等內容。本年度報告中所列數據的統(tǒng)計期限為2018年9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止。
一、信息公開工作概述
本學年,學院高度重視信息公開工作,深入學習領會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政務公開工作的決策部署,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強化“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緊密圍繞學院各項事業(yè)改革與發(fā)展,不斷健全信息公開工作機制和制度,切實加強信息公開平臺建設和隊伍建設,不斷強化督促檢查,有力保障了社會公眾和廣大師生員工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jiān)督權,全院各項管理工作的透明度顯著增強。
(一)健全信息公開工作機制
我院信息公開工作由學院信息公開工作領導小組直接主抓,負責統(tǒng)一指導和監(jiān)督信息公開工作,明確學院信息公開的指導思想、工作職責、公開的范圍、方式和程序等內容,確保信息公開工作依法、規(guī)范、有序開展。在原有工作體制機制趨于成熟的基礎上,進一步優(yōu)化工作流程,完善信息公開申請程序,強化考評監(jiān)督,為工作推動提供有力保障。組織各部門信息公開工作負責人召開專題會,就信息公開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開展深入研究與探討。同時,全方位加大對信息公開內容是否涉密的審查力度,確保萬無一失。
(二)優(yōu)化信息公開平臺
學院進一步完善和升級了校務信息公開發(fā)布系統(tǒng),在立足信息公開網站、學院主頁、校長信箱、校內公告欄、海報欄等傳統(tǒng)信息公開發(fā)布平臺的基礎上,充分利用校園網、視頻會議、電子顯示屏、微信公眾號等形式,發(fā)揮新媒體的網絡傳播力和社會影響力,每天進行內容推送,第一時間發(fā)布相關信息,積極主動、全面準確地公開各類信息。信息公開渠道更加廣泛、便捷,公開形式更加豐富多樣。
(三)開展信息公開宣傳培訓
在校內廣泛開展信息公開業(yè)務培訓,不斷強化工作人員主動公開意識。學院通過召開會議、下發(fā)文件等有效方式,廣泛開展信息公開相應法規(guī)和業(yè)務的宣傳培訓,重點加強對各職能部門、各系部全體工作人員的信息公開工作培訓和學習,充實工作人員隊伍,積極營造深入學習實施《高等學校信息公開辦法》的良好氛圍,提高各職能部門、各系部信息公開工作的主動性和能動性。
二、校務信息公開情況
(一)主動公開方式
1.學院主頁及各部門、各系部網站、網上辦公系統(tǒng)(OA)和微博、短信、微信、公眾號等;
2.文件簡報、年度報告、校報、學生手冊、學生服務指南等;
3.信息宣傳欄、專項工作欄(包含院務、黨務工作、人事、財務)、海報、LED電子顯示屏等;
4.院務會議、教職工代表大會等會議形式。
其中,學院主頁和網上辦公系統(tǒng)(OA)分別面向社會公眾和校內師生員工公開信息,是我校信息公開最主要和最重要的途徑。2018-2019學年,學校通過校園網主頁和其他信息平臺,新增加的主動公開信息4026條。
(二)主動公開信息內容
1.招生信息公開方面
招生信息公開是學校信息公開的關鍵內容和重點領域,學校在招生宣傳、錄取等整個過程中,始終依據相關主管部門的要求,及時在福建省教育廳陽光高考信息平臺和學校“招生信息專欄”、微信平臺上及時準確地公開招生章程、招生計劃、專業(yè)介紹、往年分數線和錄取信息以及招生咨詢、監(jiān)督機制及舉報渠道等信息。同時,通過學院電子顯示屏以及招生資訊、填報志愿指南、招生宣傳手冊及招生海報等公布信息,每年還組織舉辦普通高校招生現場咨詢會和網上咨詢會,今年學院共派170多人次參加了福建、安徽、河南等省的49場招生咨詢會,承辦了福建省的大型專科場招生咨詢會,咨詢會現場向考生及家長發(fā)放招生宣傳冊8000多份,向福建省440所高中、省外1870所高中和福建省教育局、交通局、公路局195個單位郵寄招生宣傳冊3000多份。制作了招生宣傳片、推送40多條微信信息。在福建省教育考試院的招生計劃本、填報志愿指南上做廣告3篇,并在中國教育在線、泉州晚報等新聞媒體上做了招生宣傳。本學年取得了較好的招生宣傳效應,2019年新生錄取人數較2018年增加了1726人。
2.財務信息公開方面
學院財務信息公開主要以校內網頁、辦公平臺、財務處門戶網站等發(fā)布平臺,嚴格按照《財政部關于進一步做好預算信息公開工作的指導意見》(財預〔2010〕31號)等文件要求,主動公開每年度財務決算信息和財務預算信息,內容涵蓋財政撥款、上級補助收入、事業(yè)收入、捐贈收入等收入預決算信息,及人員經費、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公用經費、專項經費、科研支出、其他資本性支出等支出及專項資金結余結轉情況等相關預決算信息和具體收支情況。
3.教育收費信息公開方面
把全面落實教育收費公示制度作為校務公開的一項重要內容,嚴格執(zhí)行相關教育收費政策規(guī)定,通過省物價局網站、學校主頁、財務處網頁公布全校的教育收費項目,涉及學費、住宿費、考試費、考核費、培訓費等收費類型,共計12大類,包括項目名稱、收費標準及收費依據等項目信息,完善收費公示管理制度,確保收費合法,未出現亂收費行為。
4.采購信息公開方面
學院繼續(xù)秉承“公正、公平、公開、誠信”的采購原則,不斷完善投招標工作,在福建省政府采購網、中國政府采購網、學院主頁及其他網站上集中公開所有項目的采購信息,公開進行招投標工作,及時公布中標結果,全程公開透明,接受投標方和社會的監(jiān)督。同時在校內通過LED電子顯示屏公開投招標項目名稱、金額、中標企業(yè)等信息,以便師生隨時了解、關注并監(jiān)督學校采購工作。2018-2019學年,學校主動公開采購信息157條。
5.學生就業(yè)信息公開方面
通過學院網站、學生工作處主頁、校內公告欄、班級QQ群、微信、微博等多渠道,及時將就業(yè)政策、就業(yè)需求信息和校園招聘會向畢業(yè)生發(fā)布,及時發(fā)布就業(yè)困難資助政策,并按要求申報、審核、公示、及時發(fā)放就業(yè)補助款。積極動員畢業(yè)生報名參加三支一扶和社區(qū)服務等地方項目,引導畢業(yè)生到基層就業(yè)和報名參軍,所有這些項目動員和報名均向應屆畢業(yè)生公開發(fā)布,做到公開、公正、透明。2018-2019學年組織各類校園招聘活動153場,其中綜合招聘10場,專場招聘143場,參加企業(yè)單位618家,提供5594個崗位,并通過網絡信息平臺,發(fā)布精準有效的招聘信息,為暢通就業(yè)信息、拓寬就業(yè)渠道奠定了基礎。申請人社廳求職創(chuàng)業(yè)補貼金額52萬元,受益學生266人。發(fā)放家庭經濟困難畢業(yè)生就業(yè)補助金12.2萬元,收益學生61人。編印《第五屆中國“互聯(lián)網+”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指導手冊》《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指導手冊》發(fā)放給畢業(yè)生。線上線下多渠道方便畢業(yè)生獲取就業(yè)的最新信息,確保畢業(yè)生充分就業(yè)。
6.其他涉及師生員工切身利益或社會普遍關注的信息公開方面
嚴格貫徹相關文件精神,全面、及時、準確地公開干部任用、人事任免、基建、房產等重點領域的信息,嚴格執(zhí)行公示程序,利用網絡媒體增加各項工作的透明度,健全監(jiān)督機制,加大監(jiān)督力度,主動自覺接受輿論監(jiān)督、群眾監(jiān)督和社會監(jiān)督,確保廣大教職工的知情權、參與權,保證各項工作公開、透明。
(三)依申請公開信息情況
2018-2019學年,學院沒有收到申請公開信息要求,目前也沒有因依申請公開信息收取或減免費用的情況。
(四)對信息公開的評議及舉報情況
2018-2019學年,學院沒有收到師生員工和社會公眾有關信息公開的評議和舉報投訴。
三、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措施
2018-2019學年,學院穩(wěn)步推進了信息公開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效,工作體制機制不斷完善,信息公開工作平臺建設和隊伍建設不斷加強,但還存在一些不足和薄弱環(huán)節(jié),主要表現在:個別部門信息公開的意識、工作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有待進一步增強;目前的信息公開情況還不能完全滿足社會公眾和廣大師生員工對學校信息的獲取需求,在信息公開的廣度和深度上仍需進一步提高;學院信息公開平臺建設仍有待進一步完善等等。為進一步推進學校信息公開工作,不斷提高教育透明度,學校將從以下幾方面積極改進:
1.進一步提高信息主動公開意識。規(guī)范信息公開過程,做到信息實時發(fā)布、及時更新,不斷提升信息公開工作整體水平。梳理并公布各學院、部門“服務清單”和“責任清單”,以公開促進管理、服務水平的提升。
2.促進信息公開平臺維護升級。加強對學校門戶網站及信息公開平臺的建設,擴大社會公眾關注度高的學校信息的梳理范圍,對信息公開設備進行系統(tǒng)升級換代,提高使用效率,拓寬社會公眾對學校信息公開的獲取渠道。
3.完善信息公開監(jiān)督機制。提升部門對信息公開參與度,設立專崗專人對信息公開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內部督查,其實提高信息公開實效。